4月14日下午,四川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内,两组保存了11年的脐带血从极端低温储存罐中取出,开始了跨越1100公里的旅程。在武汉,这些救命的脐带血,将给一名45岁的妇女带去生的希望。
从哪里来?
向11年前的无名爱心人士致谢
在医学伦理中,捐赠者与受捐者都不能知道这些脐带血将去哪里,从哪里来。四川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工作人员陈序岚介绍,虽然不知道捐赠者是谁,但是这份11年前的爱心仍然显得可贵,“在当时,知道脐带血的人并不多,能够主动捐赠出来的更少之又少,不管怎么,能够发挥作用,就是这份脐带血的终极使命。”
根据登记的资料,这份脐带血采集于2004年5月,地点在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的产房,它的主人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男孩,“一般采集一组,但是这个质量非常好,采集了两组,全部都被捐献了出来,保存在公共库里面。”陈序岚说,在极端低温的液氮储存罐里,这份脐带血被保存完好,一直在沉睡当中,等待着需要它的一天。
在现场,工作人员小心地穿戴好护具,打开低温储藏罐,一股白雾铺面而来。“这里能够一直维持在零下196℃左右,让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工作人员介绍,随即动作熟练地将两组脐带血放入中转罐中,又用防辐射罐套上,“这个里面也是液氮,一路上都要保持低温状态,直到移植再取出来。”
陈序岚表示,脐带血是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移植造血干细胞可以有效治疗血液类疾病,“新生儿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采集对母婴无伤害,HLA配型要求较低,以实物形式储存可随时取用等优势,是获取造血干细胞的较佳途径。”
到哪里去?
1100公里外拯救患者生命
这份脐带血将被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在那里,45岁的钟女士(化名)将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医院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钟女士去年被诊断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危患者容易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转化,需要高强度治疗,包括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几个疗程的化疗之后,钟女士的病情得到缓解,医生告诉她:要想彻底治愈,必须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在是最好的时机。移植治疗的首要条件,需要有HLA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钟女士先后与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进行了配型,也到骨髓库进行了查询,均没有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
住院期间,钟女士也不断在网上搜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相关消息。其中一条2009年的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当时,我国首例脐带血跨国援救行动——两份来自四川脐血库的脐带血借道北京飞赴澳洲,拯救身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澳洲华侨罗杰。据媒体跟踪,这位华侨在脐带血移植后康复良好。看到这个消息后,在跟医生商量之后,钟女士所在的医院向四川脐血库提出了查询申请。1天后,从成都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四川脐血库的公共库里查到一份与钟女士HLA配型5/6相合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医生告诉钟女士,经过严格的复苏检查后,该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各项指标符合移植标准。
脐带血挽救生命 同样适用于成年人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脐带血由于量不多,往往只能用于救治体重在30公斤以下的少儿人群。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的误区,这次救助的对象是一名成年人,体重远高于30公斤。据我国相关机构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在5000多例临床应用中,受助患者75%都是体重较大的成年人,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用于治疗的脐带血量是否足够,不能以体重大小一概而论,跟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理论上脐带血可以冻存上百年,就四川脐血库而言,保存了20年的脐带血一样可以用于救命。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公共库的数量越多,病人能查询到的几率就会更大。因此,呼吁大家能奉献一份爱心,把自己不需要储存的脐带血捐献出来进入公共库,这样也可以为更多人带来生的希望。
来源:四川在线
链接:https://www.baidu.com/link?url=EbN9dnna-PPXIqSUbL_sGu2HZbqEVlhdOuj4vFo6bashl-qz7keOnX39-iyNXe3sioxiPq6tsxuruMD9An9taK&wd=&eqid=a39d84690000edf5000000066426a2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