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news

间充质干细胞引导再生,脊髓损伤患者下身有了感觉

发布时间 / 2017-06-30 / 7831

  对于脊髓损伤,大家比较熟知的是中国体操选手桑兰。1998年7月21日晚7时左右,桑兰参加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在跳马比赛前的热身练习中不幸失误摔倒,头部着地,造成第六、七颈椎错位,损伤脊髓。虽然经过东道国10个月的精心治疗,但至今仍不得不坐在轮椅上,无法站立起来。
  直接和间接外力作用使脊柱脊髓功能发生改变,造成患者身体麻木失去知觉,甚至终身残废,这就是临床上较多见的脊髓损伤。据相关统计,我国现有超过200万脊髓损伤患者等待救治,每年新增10万人左右。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戴建武领导的再生医学研究团队通过十余年努力,研制了基于胶原蛋白的神经再生支架,结合间充质干细胞,成功引导脊髓再生。目前,团队已经开展50余例陈旧性和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接受治疗的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情况良好。
  “我们研发了基于胶原蛋白的神经再生支架,把间充质干细胞‘种’在胶原蛋白作成的支架材料上,再移植到患者的脊髓损伤部位。”戴建武说,“这样在搭建脊髓神经再生桥梁的同时,也有利于重建再生的微环境,使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
  2015年4月22日,戴建武团队就进行了首例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手术。时隔一年多,因高空坠落导致腰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的患者在接受了“种植”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再生胶原支架手术后,经过一年多康复,髋关节的活动功能大幅度改善,可在支具的辅助下通过髋关节的活动行走,能够准确感知到小便,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另一位颈段损伤患者,经过近9个月的康复,上肢运动功能大幅度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自2003年起,戴建武开始专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包括神经损伤修复、心肌损伤修复等,2014年7月17日,戴建武和他的团队就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应用间充质干细胞结合智能生物材料修复子宫内膜的手术,至今已使13位不孕患者成功受孕分娩。
  
神奇的间充质干细胞
  1987年,德国科学家弗里登施泰因和他的同事在骨髓中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来的研究者陆续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多种组织中,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包括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在内的多组织系统的细胞,还在造血、免疫炎症反应、血管新生等人体重要功能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在间充质干细胞的诸多来源中,来自新生儿脐带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更原始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具有来源广泛,易采集,易扩增,无伦理问题,相较其他来源增殖能力更强等优势。
  此外,经过专业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处理,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被分离出来,放进-196℃的液氮深低温罐中储存,将来可以随时提取出来治疗疾病,而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进行多次扩增,一人储存可以满足全家人多次使用的需要。

  间充质干细胞临床疗效被证实后,如何选择最适宜的干细胞,是每个干细胞应用研究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容易获取、来源安全,甚至成本都是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时须要考虑的因素。戴建武看好从脐带组织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存放在标准化干细胞库的应用模式,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大规模提取干细胞,不仅能充分保证手术效果,还因为省去了分离干细胞的环节,能将手术时间由原来3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左右。



来源:四川在线

链接:https://sichuan.scol.com.cn/amsc/201706/55942235.html

金沙总站6165登录入口

028-96259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