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news

分化潜能突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病救人前景可观

发布时间 / 2018-11-23 / 3400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可谓家喻户晓,其实,干细胞的本领毫不逊色于孙悟空,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这些功能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图片1

新生儿脐带除去外膜、剔除2条动脉和1条静脉后剩余的凝胶状物质(华通氏胶)中含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取材简便,污染少,成本低,不涉及任何伦理争议等特点,已成为再生医学领域一类热门的种子细胞,其定向分化潜能在干细胞家族中也异常突出。

目前,国内外文献中记载的由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的细胞种类已达 18 余种,分化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人体多部位组织细胞的再生、修复治疗,将为许多现在难以治愈的疾病带来希望。

图片2

分化为成骨细胞

早在2003年,科学家首次从脐带华通氏胶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并验证了其具有成骨分化能力。在这之后的10多年来,许多学者对于其诱导分化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加强了人们对其成骨分化特性的理解,显著增强了成骨分化的效率,这为组织工程骨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分化为软骨细胞

2012年,通过促进干细胞自发呈球状排列等技术手段,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首次被诱导为分泌软骨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软骨样细胞,有望实现体外构建各种基于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研究的软骨生成模型,这对于许多风湿性疾病的体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分化为脂肪细胞

近5年来,国内外有多篇在体外成功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报道,虽然这些研究中所采用的诱导液不尽相同,其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也开拓了其在美容整形领域的应用。


分化为神经细胞

2003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首次成功被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在这之后的14年间,有关它向神经系统细胞分化的研究一直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在国内,还有多位学者发现了能够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物质,包括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抗脑衰胶囊含药血清、整合素连接激酶等。

2012年,首次能够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细胞,并通过实验证实分化后的细胞能够分泌乙酰胆碱。这些结果表明WJ-MSCs有望用于细胞移植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13年,首次研究发现,将表达HGF的腺病毒载体(Ad-HGF)转导到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其可分化为分泌多巴胺、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后继学者又成功将其分化成功率提升到约71%,将这种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中,能够改善其行为缺陷,且移植后的细胞能够存活3个月以上,这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打下了基础。

2016年,首次证实了聚己内酯(PCL)/胶原支架有利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运动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对于神经再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从2008年首次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以来,相关的诱导方法逐渐成熟。

2015年,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和肝衰竭大鼠血清均能够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这一现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疾病夯实了基础。


分化为胰岛素生成细胞

2013年的研究首次发现,层粘连蛋白411通过Pdx1和Ngn3信号通路能有效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生成细胞。此外,通过体内实验证实,层粘连蛋白411诱导的胰岛素生成细胞能明显改善1型糖尿病大鼠的症状和存活率。这些新发现提示了层粘连蛋白411诱导的胰岛素生成细胞在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分化为心肌细胞

2009年,研究首次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体外和体内分化为心肌细胞样细胞。近年来人们对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索。


分化为上皮样细胞

近年来,出现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前列腺上皮样细胞、口腔黏膜和皮肤上

皮样细胞、角膜上皮样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样细胞分化的研究,开拓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新领域,表明其在组织修复和许多内胚层衍生的内脏器官的再生,口腔皮肤黏膜和角膜组织再生,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等领域具有的潜在应用价值。

图片3

近几年的研究还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成牙质细胞样细胞、膀胱平滑肌细胞及与内耳毛细胞形态和免疫细胞化学特征类似的细胞分化,这预示着它将为牙齿再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有望成为修复和重建泌尿系统的种子细胞,并为细胞移植治疗听力损伤提供新方法。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细胞种类未来还会更加丰富,其临床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可观。

金沙总站6165登录入口

028-96259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