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news

近半数妈妈“笑尿了”的尴尬,一家妇幼保健院用脐带中的干细胞破解了

发布时间 / 2020-08-13 / 3666

怀孕生子虽然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但是对妈妈们而言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不仅要忍受体重增加、身材走样、皮肤变差、记忆力减弱等一系列问题,还会遭受一些特别的尴尬。


图片1


比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慢跑时,总感觉尿液不自主流出,内裤湿哒哒的,有的出门必须用卫生护垫,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尿出来”。

这种尴尬叫做尿失禁,是产后常见的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妈妈的难言之隐

在女性骨盆下部,有很多肌肉和筋膜组成的盆底结构有力支持着生殖器官。


图片2


这些盆底结构就像一张强而有力的网兜,把尿道、阴道及直肠等器官稳稳地托在正常的部位。可是——

妊娠时:腹腔压力、重力、子宫重量以及妊娠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盆底肌肉及筋膜松弛。

分娩时:阴道扩张,盆底的神经、肌肉和韧带发生损伤,弹性明显下降,特别是宝宝头围和出生时体重过大(超过8斤),发生盆底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升高。

如果生二胎,将妊娠和分娩过程乘以2,盆底肌的损伤自然也会叠加上升。


图片3


这时候妈妈们的盆底肌就像一根橡皮筋,被拉伸到极致,持续一段时间后放松,弹性肯定大不如前,最终导致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粪失禁等羞于外人道的盆底功能障碍。


图片4


早在公元400年前,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采用“悬挂振荡法”治疗子宫脱垂,并将经过处理的石榴放在阴道里减轻脱垂。19世纪后半叶以此原理为基础诞生了“子宫托”,用于不宜手术的子宫脱垂患者。

目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常用治疗办法有子宫托治疗、盆底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但都存在明显短板:盆底康复治疗对严重的盆底肌肉损伤无能为力,而手术治疗复发率高,但术后网片侵蚀暴露并发症处理困难,不利于性生活活跃的年轻女性。

探索全新的治疗思路已迫在眉睫。


脐带治疗产后盆底功能缺陷的研究


图片5


2020年8月,山东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在《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项脐带治疗产后盆底功能缺陷的初步临床研究。

为了早日康复,10位高龄二胎、盆底功能缺陷且产后盆底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的妈妈加入到临床试验中,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PRP来治疗产后盆底功能缺陷。


图片6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组织,近年来在神经系统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骨关节炎及难治性伤口愈合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研究,可以采集后长期冻存供家人使用。


图片7


PRP是通过离心法从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物,亦称之为血小板凝胶,其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含多种生长因子,在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等方面作用显著。

研究人员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PRP,采用盆底肌肉注射的方式对10位妈妈进行干预治疗,评估了其治疗效果。


1、超声评估

结果:治疗后静息状态下盆隔裂孔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缩肛及Valsava状态下盆隔裂孔面积较前亦有缩小趋势,改善了盆底肌功能。


2、PHENIX盆底肌康复治疗仪阴道内压力测定


图片8


结果:除1例患者因习惯性便秘、体重增加明显致结果下降外,其余患者阴道内压力均呈上升趋势,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


3、整体印象改善度评分

结果:获得较高评分及满意度,其中1例受试者反映治疗后阴道局部干涩症状改善,湿润度及性生活满意度增加。

最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该疗法对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后恢复效果不理想者进行干预治疗,可以缩小盆膈裂孔面积,改善盆底肌肌力分布,增加阴道收缩压,从而改善高龄二胎产妇产后盆底能缺陷。

金沙总站6165登录入口

028-96259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