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器官,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脐带就好比是胎儿的“柄”。树叶也有柄,树叶和瓜果的“柄”很像脐带,通过“柄”这个通道,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被传递,于是有了开花结果的自然现象。
鸡鸭鹅等卵生动物没有脐带,是因为它们有卵黄囊,卵黄囊和胚胎腹部相连,源源不断地供应营养,最后卵黄囊越来越小,直至全部被吸收,融合成小肠的一部分。
人类胚胎早期也有卵黄囊。人类卵黄囊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重现系统发生过程的现象之一,里面几乎没有卵黄,但人类的造血干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却分别来自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和内胚层。
卵黄囊的尾端有一个与胚体腹侧和绒毛相连的组织,名叫“尿囊”。卵黄囊被吸收后,尿囊和后来演化出的膀胱相连,尿囊闭锁又形成“脐尿管”,尿囊的动静脉后来就演变成了脐动脉和脐静脉,形成脐带。
在藏医药学百科全书《四部医典》中记载,胎儿之所以能发育成熟,则是全靠母亲的营养物质通过脐带供养胎儿的结果。用比喻来说,母亲、脐带与胎儿的关系就如水塘、水渠与庄稼的关系。母亲好比水塘,脐带好比水渠,胎儿好比庄稼,水塘中的水通过水渠,滋润着庄稼,使之发育生长。
中医认为,脐带和人发、人乳、胎盘一样,也是一味中药。早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脐带入药的相关记载。在《本草从新》中,脐带又有坎炁、脐、肚、带、脐肠、命蒂、坎气等名,具有补益气血,温肾纳气,治疗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胃虚喘咳等功效。
脐带的医用价值被彻底发掘还是现代的事情。
1976年,德国科学家Frieden Stein和他的同事在骨髓中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它能在体外培养扩增,并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包括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在内的多组织系统的细胞,还在造血、免疫炎症反应、血管新生等人体重要功能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在各种临床试验中已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等上百种疾病。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后来研究者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多种组织中,其中脐带是间充质干细胞理想的来源,因它取材方便,无道德伦理争议,可获取的细胞数量多、增殖能力强、免疫调节作用大,分泌细胞生长因子的总量也非常高,便于扩增和传代,同时又没有配型、排异等问题,极其适合用于临床研究和应用。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存 摄于四川省干细胞库)
传统中药里,质地坚韧且腥膻的脐带砂炒使之质变酥脆,易于粉碎,以便制剂。现在则可以送进专业的生物实验室中分离提取蕴含其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出来的间充干细胞被送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氮罐中“冻存”起来。因可在体外进行多次扩增,“冻存”的这一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满足全家人多次使用,大大提高了脐带的使用价值。
来源:四川在线
链接:https://sichuan.scol.com.cn/amsc/201711/5602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