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安全有效
发布时间 / 2019-03-22 / 3861
最近,重庆儿科药学领域专业学术期刊《儿科药学杂志》 发表了一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促进保护性因子的分泌等机制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1967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首次被报道命名,是指在肺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时间吸入氧气导致肺发育损伤。虽然部分肺组织可自行修复,但易损伤的肺组织却不能完全修复,患儿最终发展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由于缺乏特效的治疗措施,临床上仅能给予患儿限制液体入量减轻肺部水肿、抗炎、加强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仍是导致早产儿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患儿出院后,肺部疾病再发生率会显著增高。
近年来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减缓肺泡纤维化、减轻炎性反应、减少细胞凋亡来减轻高氧导致的肺损伤,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较强的增殖能力及低免疫原性,作为种子细胞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带来新希望。
研究人员选取孕期小于32周、体质量小于1500克且明确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18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儿家长意愿,将18例患儿分为试验组(8例)和对照组(10例)。试验组患儿生后7天、14天分别给予气管内滴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仅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研究人员留取两组患儿出生后7天,移植后3天、10天 、14天、21天的气道灌洗液用来检测炎性因子水平,判断两组患儿于生后28天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情况,并且记录两组患儿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1岁内肺炎发生情况。
研究显示,MIF、CD105、TGF-β1、IL-8及PLTP等多种细胞因子在介导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7天、14天气管内滴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后的1年随访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在气管内注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前,对照组与试验组患儿间MIF、CD105、TGF-β1、IL-8、PLTP等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移植后的3天、7天、14天及21天试验组患儿气道灌洗液中,MIF、CD105、TGF-β1、IL-8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保护性细胞因子PLTP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抗高氧造成的肺损伤可能主要是通过抗炎、抗氧化及抗纤维化作用,而不是通过增强细胞再生能力。
鉴于本研究中试验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平均住院时间、用氧时间及1岁内发生肺炎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8天内的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人员建议,对于胎龄小于32周并明确诊断为Ⅲ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可于出生后7天及14天于气管插管内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而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平均住院时间、用氧时间及1岁内肺炎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