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8年的等待,1月19日,身患重型地中海贫血的病童萱萱(化名)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了脐带血移植手术,顺利输注了来自同胞妹妹琳琳(化名)的脐带血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迎来了重生的希望。
据萱萱的父亲,家住四川省绵阳市农村的吕先生介绍,他们一家原本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然而在2009年,仅3个月大的女儿萱萱(化名)不幸被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从此一家人过上了与疾病抗争的日子。
权威资料显示,地贫常分为α地贫与β地贫两类,我国以南方地区多见,是长江以南各省发病率最高、影响最大的遗传病之一。按照临床症状,地贫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重度地贫儿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远低于正常值,使得体内氧含量下降,不仅造成贫血,还会影响脏器的功能,从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一旦出现感染,比如呼吸道感染,导致肺炎且难以治愈,继而影响心脏,极其容易产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吕先生说,8年来萱萱一直依靠输血和排铁来维持生命,每天都得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为了救治萱萱,李先生一家辗转多地寻医问诊,始终没有获得根治。在咨询了医生后,得知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根治地贫,于是决定再生一个孩子,保存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挽救萱萱。
2013年1月18日,二女儿琳琳出生,并与萱萱配型成功,李先生夫妇将琳琳的脐带血储存在四川脐血库,一边等待移植机会,一边四处筹集手术费用。3年多的东奔西走,吕先生一家筹到了25万元手术费,某公益基金在得知他们的困难后也伸出援手资助了5万元,之后他们来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施行移植手术。
2017年1月19日,四川脐血库的工作人员将琳琳的脐带血顺利送至医院,对脐带血进行复苏后,医护人员为患儿进行了脐带血联合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据主治医生介绍,脐带血除帮助恢复造血功能外,还因其免疫原性低的特殊属性可降低病人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几率。
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接受移植手术后,萱萱的情况稳定,目前已经出院回家,重归幸福美好的生活。
脐带血为什么能够“小救大”?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以及多种细胞因子,能重建人体的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已用于80多种疾病的治疗。
储存孩子的脐带血不但孩子自己可以使用,还能增加亲缘患者在自身家族中找到合适造血干细胞来源的几率。这是因为孩子自体储存的脐带血有四分之一的机率与兄弟姐妹配型相合,而孩子的父母与其配型至少是半相合,所以自体储存的脐带血“救爸爸”、“救妈妈”、“救兄弟姐妹”的案例屡见不鲜。在我国,自存脐带血的亲缘应用案例已超百例,治疗了包括白血病、地中海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多种疾病。